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当年它也是称王称霸啊)

  曾经历史上称王称霸的越国为何没有被列为战国七雄呢?因为越国自己把自己给“玩残”了。

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

  越王勾践兼并吴国后,周天子赐其“胙肉”,并承认越国是华夏诸国的“伯”,这就标志着,越国得到了正式成为大国之一。

  自此,越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一大霸主。

  紧接着,在勾践的带领下,越国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其实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甚至已经强悍到与齐、晋、楚等传统大国相抗衡的地步。

  但令人奇怪的是,本是春秋霸主之一的越国,却在接下来的战国时代“隐身”了。

  不仅连战国七雄的序列都没能混进去,并且还在此期间迅速的衰败了下去,直至到了最后,彻底消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称王称霸的越国,混到这么凄惨的结局呢?其实说起来,要怪就怪越国自己,自作孽不可活,愣是把自己玩残了不说,还把自己给玩死了。

  其中的缘故,还得从勾践去世之后说起。

  公元前464年,勾践病逝,接任者为其子鹿郢,鹿郢是一个难得的好君主,他在父亲的基础上,继续励精图治,带领越国走向更强。

  因此,在鹿郢在位期间,越国的霸主之位,依然稳若磐石。

  但可惜的是,鹿郢寿命不长,仅在位六年就因病去世,而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不寿继位,成为越国新一代国君。

  不寿比起自己的父亲和祖父而言,是一个相对低调的君主,他没那么喜欢开疆拓土,反而更喜欢内部发展,因此在这期间,越国虽说在国际上低调了很多,但其实力并未减弱。

  按理说这也不错,有道是低调求发展,此方式也是一种稳中求进的策略,所以,照这么发展下去的话,越国的实力将会只强不弱。

  不过,到了不寿在位第十个年头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

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

  不寿的儿子名为朱勾,当时已经被立为太子,此人生性好战嗜杀,属于是一个激进派,因此,他对于父亲不寿的低调发展做法,就十分看不惯。

  在他看来,越国不缺乏实力,所以就应该开疆拓土才对。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朱勾愈发看不惯父亲,到了后来,已经到了认为自己父亲是个软弱无能之人的地步,所以,最终朱勾干脆找个个机会,一刀杀了父亲不寿(这名字也够倒霉催的,确实“不寿”了)。

  之后,朱勾自立,而在他上位后,果然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现实,因此在他的带领下,越国就如同上满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了全面的开疆拓土历程。

  今天和楚国打,明天又和齐国打,而打来打去,确实给越国打出了名声,就连当时的墨子都说,“今天下好战之国,唯齐、晋、楚、越。”

  而在这种高强度的战争下,越国的整体实力也得到了增强,成为当时的四大强国之一。

  但有道是前有车,后有辙,换而言之就是命运给予的一切,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而越国虽说一时强横无比,但在不久后,就要为此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

  什么代价呢?就是朱勾“弑父上位”所带来的恶果。

  由于朱勾是弑父上位,因此他的后人也学的有模有样,谁学了朱勾呢?就是他的好儿子,即他的次子“豫”。

  朱勾自然病逝后,他的大儿子“翳”继承了王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越王翳,而在越王翳在位期间,齐国和楚国日益强盛,实力更上一层楼,因此就对越国虎视眈眈。

  与此同时,曾经被越国灭掉的吴国旧贵族,也在无时无刻的找机会复仇,这么一来,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就让越王翳倍感力不从心。

  因此,在公元前378年,经过越王翳权衡,他决定将国都迁至吴地(今江苏苏州),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可以加强对居住在此地的吴国旧贵族管控和监视,二来,离开了原都城琅琊,压力也会稍微小一些。

  总的来说就是,此时的越国已经不比朱勾在位时期,所以,只能避开锋芒,选择苟安。

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

  但这么一来,就让越王翳的弟弟,也就是朱勾的次子豫看到了机会,他决定趁着迁都未稳,且哥哥各方面都不太如意的情况下取而代之,所以,便发动了内讧。

  豫先是设计将哥哥的三个小儿子杀死,然后又把黑手伸向了当时的太子,也就是越王翳的大儿子诸咎,利用挑拨离间的方式,向哥哥越王翳,企图除掉太子诸咎。

  这么一来,实际上越国就已经开始了自相残杀,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当初的朱勾连父亲都干啥,那他的孙子,杀自己的兄弟,自然没啥心理负担。

  不过最终,豫的阴谋没有得逞,诸咎不仅逃过了一劫,并且反手杀了自己的叔叔豫。

  而杀了叔叔豫之后,诸咎寻思,反正都已经杀了,多杀一个也无所谓,于是,他带兵直接闯进了父亲的宫殿,亲手结束了自己父亲越王翳的性命,最终自己登基称王。

  也就是说,诸咎的王位,同样是靠着杀戮得来的,他的父亲,以及他的叔叔,皆死于他手。

  到了这个时候,当初朱勾靠着杀戮而登上王位的恶果,已经开始展现,不过,这还仅仅是个开始,“重头戏”还在后面。

  由于诸咎的王位得来不正,因此在他登基后,遭到了越国大臣们的强烈抵制,最终抵制的呼声愈发强烈,而越国人也在这一片呼声中,杀掉了自己的国君,也就是诸咎。

  而从诸咎登上王位,到其被杀,仅仅过去了三个月而已。

  诸咎死了,自然需要再找一个新的国君,而在越国的大臣和贵族一番商议后,最终决定,由诸咎的儿子错枝继承王位。

  杀了人家的老爹,却让他继承王位,不得不说,这越国人的脑回路,属实清奇。

  只不过,在一帮大臣和贵族要去拥立错枝登基时,令人错愕的一幕发生了,这个错枝,说什么都不愿意继承王位。

  甚至,为了能不继承王位,他还躲到了郊外的山洞里不出来。

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

  之所以错枝不想继承王位,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他是亲眼看到自己的父亲,以及自己的爷爷等人是如何死的,而这种宫廷内乱,给错枝造成了极大的心里阴影,他不想将来他也落这么一个结局,所以,干脆就不当这个越王。

  但他不想当越王,越国的大臣们可不愿意,史料记载,为了让错枝从山洞里出来,大臣们是说尽了好话,但依然劝不动错枝。

  不得已之下,大臣们只得在山洞的洞口放火,愣是用浓烟把错枝给熏了出来。

  最终,错枝极其不情愿的登了基,据说在他登基时,当众大声呼喊,“君位啊!君位啊!还是不可以交给我啊!”

  这么一来,虽说错枝登上了王位,但有了极力逃脱的情绪后,他就想方设法想将王位让出去,而时间一长,大臣们看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最终,在卿大夫寺区的主持下,错枝将王位交给了无余。

  而这个无余是错枝的什么人呢?按照《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应该是错枝的叔叔。

  当初,越王翳除了有大儿子诸咎(就是前文提到那个杀死父亲登基,却被大臣所杀之人)外,还有五个儿子,分别被越王翳封为了越候、欧候、余候、之候、山候。

  而这个无余,就是其中的之候。

  这么一来,无余就是诸咎的弟弟,而错枝则是诸咎的儿子,所以,无余便是错枝的叔叔。

  只不过,无余也是够倒霉催的,在他登基成为越王后,越国内部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越国发生了内乱。

  前文讲过,越国曾将把都城从琅琊搬迁至了吴地,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监视居住在此的吴国旧贵族,但搬迁来了之后,越国的宗室贵族,不可避免的就和当地的吴国旧贵族发生了冲突,并且愈演愈烈。

  最终,双方开战,互相攻伐,当然,此次内讧得到了平定,而胜利一方,则是以卿大夫寺区(就是拥立无余登基的那个)为首的越国宗室贵族集团。

  但内讧平定之际,越国发生了第二件大事,什么事呢?国君无余被杀了。

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

  出手杀掉国君无余的人,正是卿大夫寺区的弟弟,他趁着哥哥带兵平定叛乱的机会,纠集兵马,迅速冲进皇宫,并趁无余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将其杀掉。

  并且,有资料记载,他还派人杀了自己的哥哥,即卿大夫寺区。

  至于寺区的弟弟(抱歉,史料上没有记载其名字),为何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争权夺利,在他杀了无余以及除掉哥哥之后,自己又扶持了一个新的越王,即越王无颛。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越国已经在开始走下坡路了,毕竟不管是什么政权,一旦陷入这种内讧,且自相残杀的境地,那必然要越来越差。

  况且,就连越国的臣子,都开始敢杀自己的君主了,并且还杀了两个(诸咎和无余),充分说明,当初朱勾靠着“弑父登基”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越国走向衰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而在越王无颛登基之际,其实时间已经进入了战国时期,当时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其他各国也已经开始想方设法做大做强,但此时的越国,却在不断内耗。

  当然,越国信任的国君越王无颛,在当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十分想带着越国重新恢复曾经的辉煌,为此他还做出了不少举措。

  比如,将国都重新迁至故都会稽,这里是越国最早的发迹之地,越王无颛就寻思,靠着“龙兴之地”的护佑,能让越国重现曾经的辉煌。

  另外,他对于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整顿,都是希望让国家更为强盛。

  但问题是,越国已经在内耗之中,耗费了大量精力,并且当时贵族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以,即便是越王无颛又是迁都,又是整顿,但所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因此,在越王无颛在位18年后,他带着无限的遗憾病逝,继任者,为其弟弟越王无强(也称无疆)。

  越王无强也算是个颇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在他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审时度势,要出兵攻打齐国,一来是齐国这些年来,趁着越国内讧,占据了越国的不少土地,二来,当时齐国相比之下,战力比越国稍微逊色一些。

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

  所以,本着柿子挑软的捏这个原则,加上新仇旧恨,越王无强就决意攻打齐国,以此来让越国在国际上立威。

  不过,在开打之前,齐国派了一个使者,一番游说下,让越王无强打消了这个主意。

  不仅打消了攻打齐国的主意,并且在齐国使者的高明游说下,越王无强还同意了调转兵峰,去攻打楚国。

  而最终,越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楚国国君楚威王亲自率兵出击,不仅大败越国,并且还占据了越国及其越国据有的吴国故地一直到浙江沿岸的大片区域。

  更重要的是,越王无强也在此战中丧生。

  这么一来,就意味着当初越王勾践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和基业,都被后辈儿孙给败的差不多了,当然土地没了可以再打回来,但是,越王勾践的后人,却没有他们先祖的本事。

  所以,越国就此分崩离析,再也不复往日雄风。

  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在越王无强死后,越国的宗室,不仅没有想办法团结在一起发愤图强,共同应对艰难的局势,以图东山再起,反而开始为了争权夺利大打出手,在仅有的土地上,有的称王,有的称君,相互之间互相攻伐。

  这么一来,越国算是彻底完了,再无翻盘的可能,而此时的时代,已经是进入到战国中期,战国七雄都已排好座次,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分崩离析,且内部大打出手的残破越国,哪里还有什么机会与战国七雄论高下呢?

  而通过越国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就能看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越国自己。

  第一,其从朱勾时代,所开始的为上位而弑君的戏码,反复上演了数次,先是宗室杀君主,到了后来,大臣都敢杀了。

  这种自相残杀,除了会给国家带来混乱,导致国家陷入内讧之外,毫无益处。

  第二,由于内讧的不断发生,导致越国根本没有精力去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更没有精力去谈什么发展,所以,必然要被时代所抛弃。

越国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越国数次弑君的行为,已经从根基上动摇了国家以及国君的公信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君的地位和威慑力,自然要大大下降。

  而一旦下降,哪里还有可能让大臣、将士以及百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呢?没有了凝聚力,自然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

  要知道,当初越王勾践在位时,正是靠着越国上下一心的强大凝聚力,才得以“卧薪尝胆”和忍辱负重后,迅速带领越国崛起,而他的后辈儿孙,却亲手把这种强大的力量毁于一旦。

  所以,越国衰败,那是活该。

  所以,正如本文开头时所说,曾经称王称霸的越国,之所以没有被列为战国七雄,并且还在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走向衰败,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自己把自己给“玩儿残”了,数次弑杀君主的恶行,导致其陷入内讧,所以最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被时代的洪流所湮灭。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不要怕,这儿没有熟人,高低整两句吧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