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宝为何封赏时排在最后(他可是第一猛将啊)

  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立功无数,秦叔宝为何封赏时却排在最后?那个猛将叫秦叔宝,李世民登基后,对秦叔宝十分苛刻,十几年不给他升官儿,还排在凌烟阁最后一名,但这是正常的,并无不公之处。

秦叔宝为何封赏时排在最后

  对于秦叔宝这个人,他曾经在李唐创业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十分勇猛,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但李世民登基后,在封赏功臣时,最低一级为300户,最高一级为1500户,秦叔宝得到的仅仅只有700户,排在中下级。

  最令人不解的是,到了贞观中期,李世民建立凌烟阁,将大唐的功臣画像放入其中,秦叔宝排在倒数第一。

  这些反常的地方,令很多人不解,甚至怀疑李世民猜忌秦叔宝。

  以前我也这么认为,后来认真仔细地再去读了几遍唐朝史书后,我觉得这是正常的,秦叔宝的功劳和他拿到的赏赐是成正比的,没有不妥之处。

  从秦叔宝的战功就能了解事情的始末

  我们来看看秦叔宝的征战经历以及他立过的功劳就会十分清楚明白。

  秦叔宝原本是隋末大将来护儿手下一员猛将,隋末天下大乱后,他几经辗转,选择投奔了瓦岗军,深受李密器重。

  但李密不久之后,由于决策错误,在和宇文化及的骁果军硬碰硬地大战之后,元气大伤,他又不顾这种不利情况,接着又和王世充硬碰硬,结果导致瓦岗军败亡。

  秦叔宝正是在瓦岗军与王世充大军激战后被俘,但王世充十分猜忌他们,而且性格人品不佳,秦叔宝干脆就和程咬金一起投奔了李渊。

  从这一刻起,秦叔宝才算属于大唐的人,李渊随即就把他分配到了李世民的帐下效力。

  注意,秦叔宝来报到后,李世民对他是礼遇有加,随即将其任命为马军总管,起步也不算低。

  而我们所说秦叔宝立下有赫赫战功,那么究竟都是些什么样的战功呢?

  秦叔宝是619年2月投奔的大唐,这一年的11月,李世民就对他委以重任。

  当时宋金刚举兵犯境,连续攻陷李唐不少地盘,河东告急,唐朝多名战将也被俘虏,李渊只好调李世民前去抵挡。

  而秦叔宝,则是被李世民安排与殷开山搭档,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恭,这也是大唐两员猛将第一次在战场上较量。

  不过,我相信他俩是没机会单挑的,大军厮杀的场景下,他们应该都忙着砍人,没机会单打独斗。

  尉迟恭虽然勇猛,但最终还是被秦叔宝击破,唐军斩首2000余级。

  此战之后,唐军随即与宋金刚展开了对峙,不久,宋金刚粮草耗尽,向北撤军,李世民率军一路击破敌军,又追击至介休一带。

  为了彻底击破宋金刚,李世民决定以秦叔宝、程咬金、李世勣率军攻击敌军阵北,翟长孙、秦武通攻阵南,攻击之时,假装败退,等宋金刚追来时,李世民再率军从后面突袭。

  此战,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宋金刚大败而逃,主力被歼灭,尉迟恭被迫献城投降。

  而秦叔宝在此战中立的功劳最大,表现最突出,所以受到了李渊的奖赏。

秦叔宝为何封赏时排在最后

  不过,赏赐归赏赐,李渊对秦叔宝说的话还是肉麻了点。

  他在赏赐秦叔宝的圣旨上说,你不顾妻子,大老远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如此功勋,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只是区区一些金银珠宝和奴仆。

  除了赏赐金银财宝、奴仆以外,李渊还将秦叔宝升职为秦王府右三统军。

  宋金刚被歼灭,迫使尉迟恭投降后,秦叔宝也因为立下不小功劳,李渊又赏赐他大量的财物,还加封为“上柱国”。

  所谓上柱国,在唐朝是一种勋级,对于在战场上立功的人,一般会给他提升勋级,每个勋级享受不同的待遇,上柱国属于最高等级,享受正二品待遇。

  此后,李世民更加器重秦叔宝。

  众所周知,李世民手下有一支精锐骑兵——玄甲军,他把玄甲军分成四队,由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翟长孙统领。

  这支军队可是李世民的亲兵,也是王牌,秦叔宝刚来一年,就被安排到最核心的岗位,这明显是对他十分器重的。

  不久之后,秦叔宝在战场上又第二次立下赫赫战功。

  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时,王世充打不过李世民,于是与窦建德结成军事同盟,窦建德随即挥师十余万来攻。

  双方在虎牢关爆发一场大战,李世民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一战擒获王世充、窦建德,基本平定中原。

  大战开始时,正是秦叔宝在关键时刻亲率数十骑率先攻破窦建德大阵,唐军士气大振,一路掩杀过去,才彻底瓦解了窦建德军队。

  所以他立下的功劳也很大,李渊再次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物,并加封他为“翼国公”。

  后来,李世民攻灭刘黑闼的那场著名的“洺水之战”,秦叔宝也是亲率一军击破刘黑闼,表现突出,又立下一大功劳。

  李渊也再次赏赐了秦叔宝大量的财物。

  李唐平定天下后,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爆发夺嫡之争,双方斗争激烈,最终李世民在玄武门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登上帝位。

  而秦叔宝在整个玄武门事变的过程中,究竟参与了多少,并无记载,说明他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很重要。

  李世民登基时,对功臣进行了封赏。

  赏赐的最高一级是食邑1500户,给了裴寂,他是李渊的心腹,也没啥可说的。

  第二级是食邑1300户,给了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王君廓。

  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心腹,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所以封赏等级比较高。

  而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受到的封赏是食邑700户,排在中下级别。

秦叔宝为何封赏时排在最后

  谁知就在这时,秦叔宝突然说自己病了,病到不能工作的那种地步,请求回家养老。

  他对外则宣称说,自己年轻时,经历大小200多场战役,身上受过的伤都数不过来,而且有几次是重伤,所以现在经常生病。

  自此以后,秦叔宝一直处于半退休状态,不再参与朝政,一直到贞观十二年(638年)去世。

  李世民下令追赠他为徐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并且在他墓前造石人马以表彰他的战功。

  贞观十三年(639年),李世民令阎立本绘制24功臣图像挂于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也是对功臣们的表彰,秦叔宝入选,但排在最后一位。

  而最大的争议就在于,秦叔宝明明战功赫赫,功劳无数,为什么受到的封赏那么低,在凌烟阁排名还是最后一名?

  秦叔宝为何在凌烟阁排名最后?

  其实,秦叔宝立下的功劳一共就那么多,但每次立功,都及时得到赏赐。

  美良川击破尉迟恭,李渊说了肉麻的话,赏赐金银、奴仆,给升职加薪。

  击破宋金刚之战,李渊不仅赏赐财宝,还加封他为上柱国。

  攻灭王世充、窦建德之战后,李渊除了赏赐财宝,还加封秦叔宝为翼国公。

  洺水之战击败刘黑闼,李渊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财宝。

  从这些战功与对应的赏赐可以看出,秦叔宝每次立功,都会受到高规格的赏赐。

  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上柱国、翼国公,勋级是最高的,还被封了爵位。

  要知道,李世民帐下还有其他不少猛将,他们也立了不少功劳,也没得到这么多赏赐,要知道,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可没有什么上柱国、翼国公之类的爵位的。

  说这么多有点绕,咱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

  简单说,秦叔宝立下的功劳,李渊已经给了他足够的肯定和赏赐,大唐并不亏欠秦叔宝任何东西,你立功无数这不假,但你每次立功,都是得到了高规格奖赏的。

  但为什么后来李世民登基后,秦叔宝的赏赐越来越少呢?

  主要因为两件事情。

  其一,秦叔宝在后面的日子里,没有立下什么大功。

  李世民封赏功臣时,不仅要看打天下时立下的功劳,还要看后来在夺嫡之争中的立功表现。

  很明显,在秦王府的武将团队中,最突出的只有尉迟恭,其他人其实都是配角。

秦叔宝为何封赏时排在最后

  尉迟恭在玄武门事变的过程中,可谓是忙前忙后,为李世民那是操碎了心,又是劝说李世民及早采取行动,又是提着剑去请房玄龄、杜如晦的,后面还亲自砍死李元吉,救下李世民的性命。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肯定是智囊团队中对整个事件的策划者和指挥者的功劳是最大的,贡献智力和统御全局的人往往是贡献最大的。

  这里面,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他们几个正是玄武门事变的深度参与者,而且是策划者、指挥者,封赏的时候,排在第一梯队是正常的啊。

  而秦叔宝、程咬金等人,他们是执行者,只管执行上级制定好的策略即可,论功行赏的时候,执行者的贡献肯定是远远不如指挥者和策划者的。

  就好比在战场上,如果一个军事统帅制定了高深的军事谋略,并指挥手下的将领打赢了一场战争,那么论功行赏的时候,这名军事统帅的功劳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手下的大将,再往后才是猛将,然后依次往下。

  再举个例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博望坡之战,策划者和指挥者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是执行者。

  最终,关羽、张飞、赵云按照诸葛亮的策略,打赢了曹军,那么功劳谁最大?肯定最大的功劳是给了诸葛亮,其次才是关羽、张飞。

  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一次封赏,就是这么个道理。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在事变过程中,贡献了智慧,是核心的策划者和指挥者,理应排在封赏的最高阶。

  尉迟恭只是性格比较激进了一点,以至于主动去多次劝说李世民,忙前忙后,最后深度参与了整个事件,所以才会有那么高的封赏。

  而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只是最终计划成型后的执行者,是受指挥者和策划者指挥的,封赏排在后面也正常。

  其二,秦叔宝过早退休,所以凌烟阁排名最后。

  李世民搞凌烟阁功臣画像的时候,已经是贞观十三年,他都当了十三年的皇帝,贞观之治也基本实现,这期间又有不少人立功。

  比如说,魏征是玄武门事变之后才加入李世民麾下的,可他却是为实现贞观之治立下无数功劳,那些治理天下的政策,发展经济的举措,把一个国家治理好是很复杂的。

  魏征扮演了智囊和宰相的角色,是实现贞观之治的功勋人物,所以凌烟阁排名的时候,他就排在前面。

  还有其他人,比如李靖、李世勣、程咬金,他们自从李世民登基之后,依然在朝廷任职,还在为朝廷做贡献。

  李靖更是攻灭东突厥、灭吐谷浑,李世勣还随李世民亲征高句丽,都有不凡的立功表现。

  反观秦叔宝,他经常患病,不能正常工作,处于半退休状态,在贞观十二年就去世。

  一个半退休状态的人,他能立下什么功劳?

  论功行赏的时候,秦叔宝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凭自己年轻时为李唐打天下那些功劳再吃一遍封赏吧?

  更何况,秦叔宝早年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李渊都给予了极高规格的赏赐,并没有亏待秦叔宝。

  而现在他自从李世民登基后,就再没有立功表现,把他选入凌烟阁的时候,总不能因为他几十年前的功劳就把他排在前面?

秦叔宝为何封赏时排在最后

  如果这么做,那其他在贞观时代立下无数功劳的人又该怎么想?他们的功劳又该如何赏赐?

  所以,道理很简单,秦叔宝排在最后,是因为他自从李世民登基后,就退休了,再也没有立过功,排在凌烟阁最后已经很不错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不要怕,这儿没有熟人,高低整两句吧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