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和电视剧演的一样吗)

  严嵩最后的结局如何?一代权臣严嵩死的时候,竟是在贫困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中死去,他躺在墓舍里,身边没有陪伴的人,就连一副给他安葬的棺材都没有。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对于严嵩所做过的很多事情来说,他获得这样的下场,那可真的是报应了。

  可严嵩从权倾朝野到羞愤死去,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转折呢?

  这还得从嘉靖四十年的“万寿宫火灾”说起。

  万寿宫火灾错误进谏:严嵩悲剧的开始。

  严嵩的崛起,不是依靠什么朋党的推举,就是嘉靖帝毫不掩饰地“扶持”,在大明朝,只要被皇帝青睐了,那么前途便无量,但如果和皇帝的关系处理不好,即便在朝堂中再多官员支持,都不可能往上爬。

  严嵩自然是深谙这个道理,他也曾年轻过,也曾单纯过,后来才明白嘉靖的帝王之术的厉害,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性格,成为了嘉靖皇权的傀儡。

  可多年来的小心翼翼,终究还是在年老时犯错。

  嘉靖四十年时,嘉靖帝最喜欢的“万寿宫”发生了火灾,在嘉靖帝看来,这是“大凶之兆”,因为万寿宫乃是他修道炼丹的地方,嘉靖喜欢修道,热衷长生,这并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新闻,反而是举世皆知的事情,嘉靖试图以“神权”来稳固自己的皇权,由此可见嘉靖对万寿宫的看重。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可就是在万寿宫火灾后,严嵩脑子“犯病”给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请陛下搬到南宫居住”。

  所谓南宫,就是当年明代宗“软禁”明英宗的地方,所以在大明人看来,南宫是帝王的忌讳,任何一个王爷都可以住这个地方,但皇帝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嘉靖帝,他对“凶吉”之事看得很重,严嵩的建议简直就是在走钢丝绳,挑战嘉靖的底线。

  而事实也果然不出众人所料,嘉靖对严嵩的“胡言乱语”感到愤怒,也没有因为严嵩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从而谅解严嵩,当时的阁臣徐阶眼看严嵩失去嘉靖的青睐,于是便顺着杆子往上爬,迅速提出重建万寿宫,并且主导了修复事宜,根据这个功劳,徐阶被嘉靖后来升为内阁首辅,将严嵩顶了下去。

  所以徐阶晋升的本身,就是在“讨好”皇权,今日之徐阶,也是昨日的严嵩。

  严嵩被嘉靖抛弃后,严嵩的那个天才儿子严世蕃也没有好日子过了,本来严家就家道中落了,可严世蕃却还与曾经依附于严嵩的那群人在京城开宴会,这种嚣张的拉朋党举动让嘉靖愤怒无比,嘉靖也不再顾严世蕃曾经讨他欢心的往事,在不久后将他下令处死。

  严世蕃一死,严家算是彻底垮了,而还在世上的严嵩也没有得到嘉靖的宽容,嘉靖下令将严世蕃自称“富可敌国”的财富给抄了,严嵩和严世蕃父子贪腐多年的积累全部入了嘉靖的口袋,而严嵩也因此无人给他送终,更没有钱送终,落得十分悲哀的结局。

  可严嵩的下场,却又不值得同情,在斗争的宦海里,严嵩被人一脚踩进海里溺死,可他也曾将人踩进海里溺死,这只能说是因果报应罢了。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严嵩的崛起关键:踩着夏言上位。

  嘉靖帝在初初登基的时候,虽然已经和朝中的文官群体“杠上”了,但嘉靖的内心还是想着励精图治,做一个好皇帝,因为他是属于特殊情况下“替补”即位,而且明武宗在位时,他贪图享乐也把朝政、民生弄得一团糟,轮到嘉靖帝执政时,大明就需要一个明君来改善这些局面。

  而嘉靖有德,下面的大臣自然也是有德的,这种政治生态的规律自古恒常不变,因此,夏言在大明官场中崛起了。

  夏言一方面很符合嘉靖的心意,另一方面也是执政能力过硬,他在担任内阁首辅时期,既为内阁首辅这个位置收拢了大权,也在农业、经济、军事等多维度展开了改革,嘉靖帝中前期的“中兴”,跟夏言有很大的关系。

  在夏言主政的时候,严嵩也开始改变了自己的仕途态度,他抛弃了过去“做清官”的想法,开始适应大明的官场生态,因为夏言与他是同乡,所以严嵩百般讨好夏言,以此来获得夏言的看重,只要夏言看重,严嵩被嘉靖重用也是迟早的事。

  严嵩的想法自然是正确的,而让严嵩更值得开心的是:嘉靖帝开始变“昏庸”了。

  自古以来,奸臣最怕明君,最爱昏君,因为昏君就带着无限泛滥的放权以及失去正义的政治观念。

  嘉靖十五年,嘉靖帝因为自己所取得的功绩开始变得“飘飘然”,加上他想到之前和文官群体“斗争”的坎坷,于是嘉靖帝开始懈怠朝政,转而热衷于修道炼丹,嘉靖这么做,一是抱着不切实际的长生幻想,二是为了给自己的皇权添加“神性”,他给自己冠以各种各样的道号,为的就是在神权上打压其他文官。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他的这种做法,未必是整个朝堂都同意的,比如曾经支持他的夏言,就很反对嘉靖以“修道”之事来树立党派,可严嵩却是非常喜欢嘉靖这么做,因为嘉靖的性格转变,就是严嵩的一次机会。

  因此附和嘉靖的严嵩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而礼部在嘉靖时期非常特殊,嘉靖为了通过“大礼议”排除异己,特别加重了礼部的权柄,毕竟只有礼部才最有资格给“礼议”之事评价,所以历代礼部尚书,都是嘉靖的“心腹”。

  担任礼部尚书后,严嵩对于嘉靖的要求是全盘照做,不论从臣子的角度出发是好还是坏的事情,严嵩都没有犹豫,这种做事风格让嘉靖对严嵩十分满意,与此同时,夏言则是对嘉靖的改变感到十分不满,他屡次反对嘉靖行如此昏庸之事,渐渐地,嘉靖也对夏言感到非常厌恶。

  嘉靖二十一年,严嵩正式对他的老乡、上司夏言发出“挑战”,当夏言弹劾严嵩的时候,严嵩直接到嘉靖面前哭诉夏言冤枉他,为了照顾自己的“心腹”,以及宣泄对夏言的不满,嘉靖帝亲自找来夏言问话,夏言眼见嘉靖帝拉偏架,于是便决定退休,开始告老还乡,而嘉靖自然是答应了。

  也是夏言卷铺盖回家后,严嵩被嘉靖以“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安排进内阁,严嵩开始踏上了巅峰的人生之路。

  可在严嵩心里,夏言是个很“危险”的因素,因为夏言真的有治国的赤子之心,一旦国家出现什么问题,夏言仍然是嘉靖帝的首选,所以为了“铲草除根”,严嵩开始对夏言下死手。

  严嵩并非是自己派人去刺杀夏言,在大明朝,特别是嘉靖时期,文官之间的斗争就是在皇帝面前“牵扯是非”,然后让皇帝介入,而严嵩就是如此,他屡次拿夏言“藐视”嘉靖修道之事来弹劾夏言,在政治上,这种弹劾本身就是好笑的,可嘉靖帝却当真了。

  夏言确实很厌恶嘉靖修道懒政的行为,但他不知道这会为他的死埋下隐患。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嘉靖二十七年,夏言在出征河套问题上持支持态度,站在国家层面,夏言的态度是有功的,但夏言的为人处事还停留在政治清明时的那一套,夏言这个人内心耿直,对宦官、朋党都看不起,所以夏言在嘉靖朝已经变得腐朽的风气中,得罪了很多人。

  当时的嘉靖帝喜欢上了青词,而严嵩等人写青词就很得嘉靖的心意,夏言的却是敷衍了事,于是在严嵩等人的“诬陷”下,夏言被冠以“居心叵测”的罪名被嘉靖帝处死,夏言之死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这是一个奸臣的时代,是一个谄媚当道的时代。

  严家父子,风光至极。

  严嵩想尽办法弄死夏言,就是为了取代夏言。

  嘉靖二十七年,严嵩彻底坐稳内阁的头把交椅,而严嵩的“青词宰相”称号就是来自于这个时期,他当内阁首辅时,组织起了一个“严党”,严党正如其名,就是以严嵩为首的政治朋党,嘉靖朝著名的官员赵文华、胡宗宪、都是严党的一员,甚至是名将戚继光,都曾有“严党”的标签。

  严嵩深知,要保住权力,方式只有两个:

  官僚阶级自下而上的支持,这就是朋党。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放权,这就是权臣。

  而严嵩这个人很有意思,比如他自己就不干正事,但他的朋党有人干正事,他是不反对的,譬如胡宗宪主政浙江的时候,他就不反对胡宗宪剿灭倭寇,甚至还给予支持,这种奇怪的朋党方式让严嵩坐阁期间的朝政不至于太糟糕。

  那么严嵩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呢?

  说简单点,就是讨好嘉靖。

  严嵩当时已经老了,他怕他也讨好不了嘉靖,于是他让他的儿子严世蕃一同来“侍奉”嘉靖,而严世蕃这个人,智商超群,嘉靖所思所想他都能预判个大概,久而久之,嘉靖对严世蕃也十分亲近,虽然严嵩都开始老糊涂了,但还是把大权给严嵩,就是因为严世蕃的存在。

  所以严嵩在主政的时候,每当轮到他上票拟之事,他都表示等等他的儿子严世蕃,让严世蕃来做决定,严世蕃因此得了一个“小阁老”的称号。

  严家悲剧。

  可问题又来了,自古以来,昏君并不是彻底的昏头昏脑,他们只是在某个阶段适当地变笨,当权臣的野心变大甚至影响到他的皇权时,他一样会出手除掉权臣。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而严家父子,也很快得罪了嘉靖帝。

  随着严嵩年纪越来越大,他做事情变得非常固执,除此之外,他的头脑反应也变慢了很多,以前的他睿智会看眼色,唯恐得罪了嘉靖,但如今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仍然是后知后觉,所以才发生了“欧阳必进事件”以及“万寿宫谏言”,嘉靖对于年老的严嵩也没有一丝仁慈,直接就决定对严家动手。

  先是跟嘉靖相处得很好的严世蕃,嘉靖因为严世蕃那句嚣张的“朝廷无我富”从而记恨严世蕃,嘉靖四十一年,就因为一个道士暗示嘉靖帝严嵩是“奸臣”,严家便失势了,严世蕃率先被流放到雷州。

  其实流放已经仅次于死刑了,但严世蕃自己也非要作死,到了第二年,他竟私自返回京城,并且召集以前附属于严家的官员们举办宴会,严世蕃甚至还把严家的藏银拿出来大肆建宅,如此行径怎么可能瞒得住嘉靖帝,于是嘉靖帝便将严世蕃逮捕下狱。

  虽然嘉靖帝立即撤掉严家的权力,这一招非常无情,但嘉靖帝说到底都还是没有杀掉严家父子,这是冷血之中仅存的旧情了,可他没想到严世蕃非要自己往死上面扑,于是在嘉靖四十四年,嘉靖下令斩首严世蕃,严世蕃在大哭大闹之后,人首分离。

  严世蕃的血让严嵩震惊了,而嘉靖帝也没想着让严嵩好过,下令将严嵩的家给抄了,虽然没有处死严嵩,但他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既失去了送终的儿子,又被夺走了生计的家产,他这种下场比死还难受,堪称生不如死。

  一代权臣落到如此地步,世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皇权面前,根本没有“权臣”的绝对概念,特别是嘉靖朝,只有皇帝的马前卒,没有权臣的说法,而严嵩为了嘉靖帝谄媚如此之多,更是丢掉了自己的原则不断讨好嘉靖帝,到头来落得如此下场。

  被赶回了老家的严嵩没人照料,他只能在家乡流浪,苟活在墓舍等死,因为严嵩曾经迫害的人太多了,就算没人报名要落井下石,但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而不久之后,嘉靖驾崩,严嵩也只剩下一口气吊着。

一文讲清楚严嵩最后的结局

  嘉靖去世后,新登基的皇帝乃是曾经的裕王,也就是明穆宗,按照常理来说,新登基的皇帝会给一些被先帝“打压”的大臣一些厚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宅心仁厚,但对于严嵩,明穆宗无动于衷,因为当年严嵩和严世蕃把还是裕王的明穆宗整得卑躬屈膝,所以明穆宗对于让严嵩体面这件事情,一点想法都没有。

  严嵩就这样静悄悄死在了江西老家中,他死的时候比起一般的平头百姓都不如,可以说是饿得不成样子,邋遢得不成样子,而那个权倾朝野的他,在死后也没人为他收尸,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报应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不要怕,这儿没有熟人,高低整两句吧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