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存在即是有道理的)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动物都想和更多的异性发生关系,这是动物的本能。科学家把一只雄性小白鼠和四只发情的母鼠放在一起,累得精疲力竭,任四只雌鼠怎么撩拨,它都无动于衷,确实没了欲望。再把其它的发情雌鼠放入,趴下不动的雄鼠又展雄风。这个案例说明,动物都有和不同异性发生关系的欲望,为的就是繁殖更多的后代。动物都有发情期,和异性发生关系的机率是很小的,一旦遇到,哪怕就是累死,也要进行到底。所以,人也是这样,本来一两个就能满足,却非要三妻四妾。哪怕自己的妻子是世界第一美女,他还是有再和别的异性发生关系的欲望。这就是有钱男人妻妾成群的原因。

  要说古代男子纳妾还有“律法”规定要求,这你敢信?而在明朝的《大明律》中确实就有明文记载,如果男子满了四十仍旧没有和妻子生出子嗣,那么就得纳妾。

  纳妾这种对于后人来说“争议颇多”的事情在古代竟被写在律法里了,意义非常之多。

  那么假如从律法的角度来看,一个男子纳妾,他究竟是因情而纳妾,还是为了传承而纳妾,这并不好说,古人虽然是流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可妻妾终究有别,不能因为宠爱小妾而让小妾骑在妻子头上,如此一来,这个小妾,究竟应该看作是男方新的爱人,或仅仅是生育工具罢了?

  其实古人纳妾这件事,非常复杂,传承的年代久远,因素很多,有感情的因素、欲望的因素,同样也有传宗接代的因素,所以纳妾的理由和动机,不应该是一个单调的说法,得综合来看。

  最早时候的“纳妾”:壮大人口是根本因素。

  人对异性的情欲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有的人认为,情欲是人繁衍的一种本能,因为只有和异性才能繁衍后代,因此我们的基因为了保证我们能够按照生物规律正常繁衍,便有了对异性的天然情欲,所以说,繁衍在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是要大于情欲的。

  从而我们可以把纳妾的最初意义,当作是“扩大繁衍机会”。

  自古以来,人口的平均年龄是在稳步增长的,但不管怎么说,在封建时代,人口平均年龄一直是低得可怜:

  在夏商时期,人口平均年龄仅有18岁。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先秦时期,增长到二十岁左右。

  秦汉时期,又增长到二十二岁左右。

  而从魏晋一直到清朝,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只是提升到了三十三岁左右,这将近两千年的跨度,人口平均年龄仅是上涨十一岁,而清朝正因为平均年龄的“历史新高”出现了乾隆时期的两亿人口暴增,可见人口平均年龄的重要性。

  但在夏商周、秦汉时期,没有那么高的平均年龄,社会就不发展了吗?

  汉朝高峰期人口也有数千万呢,那么是怎么来的?

  因此这就涉及两点:

  一是由朝廷严格推行的“早婚早育”制度。

  二是社会风行的“纳妾”风气‬,也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早婚早育制度自然不必多说,一直到清代,十二三岁结婚都是社会主流,但早婚早育制度却不是真正人口的“制度推动”,反而是纳妾这种现象。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在古代,一对夫妻一生根本生育不了多少孩子,而且女人的平均寿命是要低于同时代的“人口平均寿命”,就拿夏商周、秦汉这个时代来说,一对夫妻一生平均能生出三个孩子都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而如果仅仅是这种生育效率,人口增长根本快不起来,华夏文明更不可能占领神州并且发展起来。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境况,便只能推动“一妻多妾”制度,古代的统治者为了扩大自己的发展,保证自己的遗产传承不会出现问题,那就不断生育,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子嗣。

  所以在三皇五帝时期,才有那么多不同的“部落”,而这些部落都是什么什么“氏”,祖先都是一个人,这里说的祖先是父系祖先,而不是母系祖先,因为他们的母系祖先,的确不是同一个人。

  比起见异思迁的“欲望”,强化自己的繁衍能力,这或许才是纳妾风气流行的原因。

  比如西汉一朝,汉高祖刘邦在驾崩前确立“白马之盟”,瓜分天下异姓诸侯王的领土给自己的儿子们镇守,而刘邦和自己的“妻子”吕后所生的儿子只有刘盈一个人,如果刘邦不纳妾,那么其他的封国该有谁去坐镇,这就体现了纳妾的重要性。

  但你要说刘邦是个贪图美色的人,事实上刘邦一直只深爱戚夫人一个人,但他和戚夫人的儿子也仅有刘如意一个,而刘邦其他的几个儿子:刘肥、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都不是戚夫人或者吕后所生,他们的生母也不是什么刘邦的宠妃,就比如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被刘邦宠幸了一次怀上刘恒之后便打入了冷宫,这跟爱情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可不得不承认的是,刘邦的这些儿子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西汉的局面。

  就算不拿帝皇家来举例,一些士大夫阶级、贵族阶级,甚至是平民阶级,其实都有这种默契,他们都想延续自己的血脉,只要有能力,就延续多一分,这才让人口平均年龄不高的古代社会人口保持极高的数量。

  至于平民百姓,更多时候是没钱也要挤点钱出来纳妾生子,这种情况下的纳妾更是和欲望没有太大关系了,一般都是因为嫡妻因为身体原因生不出孩子,这才不得不纳妾繁衍,正如前面提到的《大明律》里面的规定,如果男子到了四十都还没和妻子生下孩子,那就必须得纳妾了,这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延续。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不论汉朝还是明代,逻辑都是一样的。

  古代“奇葩”的风气:自己生不出孩子,盼着丈夫纳妾。

  现在的很多文化作品,总是把古人的“纳妾”说得是近乎十恶不赦的行为,一般纳妾总带有些抛弃糟糠之妻、喜新厌旧的特色,但事实上,古人纳妾,如果妻子不同意,这关是不好过的,古代家庭的女性地位不高,但那只是说的妾,正妻在家庭的地位,是很高的。

  这个道理就像是皇帝和皇后的关系一样,皇后或许不能参政,但是在后宫,几乎和皇帝平起平坐,而皇帝真的想纳妃,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得经过皇后那关。

  在古人的心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古人是很提倡“先成家后立业”这种人生轨迹的,为什么有“三十而立”的说法,正是因为一个年轻小伙先早早结婚了,生了孩子了,再去闯荡社会,一般到了三十岁,就会有所成就了,原意并不是指人到了三十岁必须要有一番成就。

  所以“三十而立”这个词的背后,还是要早生贵子,延续后代,先把“孝”的任务给完成了。

  但问题来了,如果娶的妻子生不出孩子来呢?

  那么这个妻子就会成为家族的罪人,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后薄皇后(汉景帝皇后),第二位被废的皇后陈阿娇(汉武帝皇后),她们两人被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孩子。

  看看,生不出孩子连皇后都要被废,可见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如果一个女人因为生不出孩子被休了,在古代社会不亚于死去那么可怕,一是受尽非议,二是孤独终老,于是很多肚子不争气的正妻、都希望丈夫能够纳妾来延续血脉。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听起来很奇怪,但事实如此,逻辑更是行得通。

  唐朝的时候,在河南的荥阳就有这么一对“倒霉”的夫妻,男方叫做杨牢,算是有点权势,妻子姓郑。

  这个杨牢就在外面有数个“外妇”,这件事情郑氏知道,甚至她还鼓励杨牢这样去做,之所以这样,都因为他俩没有儿子。

  杨牢妻子不是生不出孩子,而是因为生的都是女儿,她也算身体好算长寿了,但生了十个孩子、都是女儿,自己的身体都扛不住了,于是她便鼓励丈夫去外面“纳妾”,因为杨牢不是什么高官,所以不能明纳那么多妾,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博一个儿子。

  郑氏一度因为这事担忧到什么程度?

  她的墓志铭上写着:

  “久以君无男,用忧几成病”

  也就是说因为这事都忧愁成病了,可见多严重。

  后来杨牢其中一个外妇果真怀上了他的孩子,并且生下的是儿子,这个消息可把郑氏高兴坏了,郑氏让杨牢把那个生下了儿子的妾纳了回来,这看似对郑氏没好处,事实上,这个妾所生的孩子,得管郑氏叫“嫡母”,地位高于生母,也有义务给郑氏养老送终,就等于是郑氏的亲生儿子。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这种例子自古以来就不罕见,比如曹操的嫡长子曹昂,那也不是曹操原配夫人丁氏所生,但丁氏自己没有儿子,而曹昂被丁氏抚养长大,待如亲子,所以曹昂才成为了嫡长子,后来曹昂战死,丁夫人悲痛欲绝,这也是曹操和原配夫人离婚的源头。

  唐代杨牢夫妇只是普天之下夫妻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古人的生育能力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古代豪门女子生不出孩子的并不罕见,究其原因,都认为是生活太好了,被胭脂水粉摧残了生育能力,也是这种大家族的女子最害怕纲常伦理,如果没有孩子养老送终,那一辈子就等于完了,所以她们都不排斥丈夫纳妾。

  所以纳妾风气那么流行,看起来明明和“忠贞不二”这种情谊相悖,却不曾断绝,根本原因就是这大部分的纳妾,跟正妻的推动有着很深的关系。

  明代:纳妾写在律法里,一切为了生育秩序。

  明代是一个受到“程朱理学”极大影响的时代,都说程朱理学的成型对女性的束缚极大,但事实上,对男性道德方面的“要求”也同样高了很多,比如生孩子问题就是一个大的要求,而明代的生育问题,则是“全面覆盖”,上至亲王世族,下至平民百姓,只要生不出孩子,都得“纳妾”。

  有人说,凭什么这么笃定,说的范围那么大。

  就凭《明会典》中的规定,比如皇族的世子(亲王的继承人)、郡王是这样的:

  “世子郡王选婚之后, 二十五岁, 嫡配无出, 具启亲王转奏长史司, 仍申呈巡按御史核实具奏, 于良家女内选娶二人, 以后不拘嫡庶, 如生有子, 则止于二妾”。

  这规定可以说是非常之“人性化”了,世子和郡王如果在被安排了婚姻之后,就理应要和妻子开始创造后代,但如果在二十五之前,嫡妻都没有生下儿子,那么世子也好、郡王也好,有义务上报给自己的父亲,然后通过长史司上报给朝廷,最终由宗人府安排世子和郡王“纳妾”。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而且这种纳妾生下来的儿子,不再有什么嫡庶之分,都按照嫡子来对待,反正妾生下了儿子之后,一生就只能纳两个妾,不能再多了。

  以为这就完了?

  那显然小看皇族了,他们还做了第二层保险,如果开放了纳妾,还是没有生下来呢?

  至三十岁, 复无出, 方许仍前具奏, 选足四妾。

  如果第一轮“纳妾”没生下来,那就第二轮纳妾再拼一次,世子郡王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继续上报给自己的父亲,然后最高上限能娶四个妾。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的皇室那么多,如此严谨的生育逻辑,何愁无嗣。

  而这个律法的保障不仅是皇族,就算是庶人,也就是平民百姓,都一样是管用的,只不过庶人的“纳妾年龄线”更高,可以纳的妾更少罢了,但一样被朝廷保护了纳妾的权力,跟先秦时期庶人纳妾不被礼法保护截然不同:

  至于庶人, 必年四十以上无子, 方许奏选一妾”

  所以明代庶人,只要是到了四十岁,发妻没有生下儿子或者发妻早逝的话,那么就可以申请纳妾了。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事实上,明朝的“纳妾法”不是一个严格的执行法,而是一个象征法,也就是说,明朝廷有这种法,只是作为象征意义,公开了官方对于纳妾的态度,事实上皇族、贵族、庶人想怎么纳妾,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就好,毕竟在明朝,活到四十岁也不简单,如果真的只能到四十岁无子才能申请,那么这个律法的意义对很多人来说等于不存在。

  而把纳妾写进律法中,就属明朝做得最有特色。

  古代单纯为了美色纳妾的也不少。

  其实纳妾冠以那么多“繁衍子嗣”的头衔,实际上古人也不是没有不为了生孩子纳妾的情况,按照基数来说,这还是很多的,排除了普通百姓确实为了繁衍后代的纳妾,很多富商和贵族,纳妾的出发点就是贪图美色。

  你说一个男子纳一个妾是为了繁殖后代,纳三个妾是繁殖后代,但如果纳了“上百个”妾,那还是为了繁衍吗?

  唐高祖时期,陇西王李博就做过这种事:

  “有妓妾数百人,朝夕弦歌自娱,骄侈无比”。

  虽然妓妾数百人不都是妾,都妾的比例肯定不会太低,就算超过了十个,那都是已经偏离了繁衍后代的主题了,而且一天到晚都让这些女子唱歌跳舞,这还不就是为了享受。

  这种纳妾动机也是古代纳妾的一种流行,只不过是在生活水平很高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优先级不可能高于繁衍后代,也是因为这种贪图美色的纳妾动机,真的会让一些夫妻“决裂”,如果不是为了生孩子才纳妾,没有一个妻子愿意有人来和她分享丈夫。

古代为什么要有纳妾制度

  也是这种类型的纳妾,成为了后世“负心汉”的历史模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不要怕,这儿没有熟人,高低整两句吧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