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如果真的实施,会有什么后果?当时日本粮食无法自给,需要从东北运粮。战争后期美国潜艇攻击已经让日本本土粮食严重不足了,一亿玉碎只是虚张声势罢了。美国政府也知道,只是需要用核武器的借口,便也嘴上说一亿玉碎多么可怕之类的话。

一:背景
1945年:盟军已经开始在日本本土步步紧逼,海军逐步被消灭完,空军也所剩无几,日本的重点城市和军事基地受到盟军空军的猛烈攻击。
日本危在旦夕。
日本战时内阁和裕仁天皇,困兽犹斗,决定做最后一搏。
日本当局的高层目的是以一亿国民为赌注,赌盟军不敢大量消灭平民,从而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此时的日本国民在几十年的持续洗脑下,已经无从辨别真伪,也不知道战争形势是什么状况。
就这样,赤手空拳的平民就被驱赶上了战场。
二:一亿玉碎国策内容

计划是这样的:为准备本土决战,计划动员陆军225万,海军130万,特设警备队25万,国民义勇战斗队2800万。合计三千多万的军队,在一亿国民的配合下,全民皆兵。
为此,日本组建各种自杀式军队,制造大量快艇飞机潜艇鱼雷。当时的日本本土工业在战争的摧残下,已经无法生产像样的武器了,不过,反正是所有的武器和人都是有去无回,也就无所谓质量了。
军部开始组织平民,甚至妇女儿童入伍,进行自杀式训练。由于武器不足,大量的人配备的是冷兵器大刀长矛。
他们被洗脑要做拼死抵抗占领着,直到战死至最后一人。即便是被占领,留个占领着的只是毫无价值的一片焦土和累累白骨。
史称“一亿玉碎”。
一亿玉碎的口号:一亿国民总玉碎,弹草如泥,匍匐山野,确信神州不灭,皇国永存。
日本全国上下几乎陷入疯狂状态。
三:盟军

为本土决战,日本共计准备了如下物资
9000艘自杀快艇,16000架自杀飞机,6200艘自杀式摩托艇,无数的自杀鱼雷等等。
另有专业军人400多万,民兵2800多万。
再加上必死的决心。
这种战备和士气,盟军也很头大。当时盟军的估计是要出动700万军人,可能战死10万左右。这种损失是胜利在望的盟军不能接受的。
1945年7月1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成功引爆。
1945年8月6日,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广岛引爆。
1945年8月9日,名为“胖子”的原子弹在长崎引爆。

日本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承受核弹的国家。
四:军国梦碎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终战诏书》,军国梦碎。
天皇的迅速变化,那些被战争动员起来的人不知所措。
但是,一贯的服从性,让日本平民迅速接受了这个现实,社会很快恢复平静。
五:问题
以上是“一亿玉碎”的始末过程。
战争的过程不是我感兴趣的领域,我感兴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为什么了?

日本军民为什么明知必死也要参战?
为什么会有几千万的人去赴死局?
为什么上亿的人不做质疑,不做反抗?
为什么日本天皇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六:思考
我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是小西慎一的《日本文学史》,另一本是清水义范的《日本文学简史》。
通过这两本书,我逐渐理出了一些问题的脉络。
但是当我试图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感觉论证还不够充分,我这些天将会再次重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心理学统治世界》《大癫狂-群体性狂热与泡沫经济》。

我想把这些书读完再去组织这些问题的答案。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