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云霄为什么必须死呢?通天教主把她卖了,她不死谁死?

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不愿,炼制“封神榜”应付。
这是封神之战的起因。
说明:
仙首十二,并非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广成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等元始天尊的十二个门人。
1.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三个圣人费尽心力,让无数截教弟子牺牲性命。
别的不说,就说通天教主吧,他有什么理由用这么多弟子的性命换元始天尊的十二个弟子的自由身?

2.元始天尊对弟子向天庭称臣,并不排斥。
且说南极仙翁,换了朝服,系了叮当玉佩,手持朝笏,离了玉虚宫,足踏祥云,飘飘荡荡,驾鹤而行。
……
南极仙翁俯伏金阶,口称:“小臣南极仙翁,奏闻金母应运圣母……”
这是《封神演义》里,南极仙翁去瑶池借素色云界旗时的情景。有朝服、朝笏,口称“小臣”,这说明南极仙翁已经是天庭的臣子了!大师兄都已经称臣了,十二门人还矜持什么?
3.这十二个玉虚宫二代弟子,根本没有资格称“仙首”。

若他们是仙首,鸿钧、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算什么?
仙首十二,指的是包括鸿钧、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在内的十二个仙门大佬。
封神之战的本质,是皇权与教权之争。
作为皇权代表的昊天上帝,命令道教、西方教等教派的首领们称臣。首领们不愿,但不敢直接反对,于是弄出了封神榜交差。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共识。
从博弈结果看,皇权是占上风的一方,但也只是占上风,并不能彻底压倒教权。
封神榜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一起商定的,通天教主没有理由不知道谁人榜上有名。截教如此多人上榜,必然是经过通天教主同意的。

换句话说,通天教主出卖了截教。
他为何这么做?
其一:截教弟子最多,肯定要出大头。
其二:他必然从老子和元始天尊那里换到了足够的好处。
名字上了封神榜,就受气运牵扯,必死无疑。就算事先打定主意不出门,时间一到,也会被蒙蔽心智,自蹈死路。
要不然,那么多在世外修行千年的练气士,怎么会被申公豹一激,就跑到红尘中争长论短?

至于后来通天教主摆下诛仙阵、万仙阵和其余的圣人对打,最后被鸿钧带走,不过是一场戏罢了。一面掩人耳目,“出卖弟子”这个名声不好听;一面方便凑人头,截教损失的大部分弟子,都是殁于诛仙、万仙两战。
云霄性情温良,也比较谨慎,根本没打算参与封神之战。
赵公明失掉定海珠之后到三仙岛借宝时,她是拒绝的,非但不借,还劝赵公明回山自守,等封神结束后再出来。然而,赵公明在回去的路上恰好遇到了能说会道,并且有心入红尘参与杀劫的菡芝仙。她听说赵公明借宝被拒后,非常气愤,和赵公明一道返回三仙岛,用兄妹至亲的名分绑架云霄,再加上碧霄也在一旁撺掇,逼得她不得不借出金蛟剪。
而且,借出去后,她还嘱咐赵公明:“吓吓他们,让他们把定海珠还回来就好,别真用金蛟剪伤了他们。”
赵公明被钉头七箭书射死后,云霄起初并没有想报仇,而是将赵公明之死归于天数。只是琼霄和碧霄执意报仇,带着混元金斗一起出山。她为了不让两个妹妹把事情闹的不可收拾,才追了上来。
到了西岐之后,云霄先确定了报仇的对象:只捉陆压,不波及其他人,不干涉商周之战。但碧霄和琼霄性子太急,根本不听,两军阵前率先出手对付姜子牙、杨戬、黄天化。

一场混战,姜子牙、黄天化被打伤;碧霄被哮天犬咬伤,没出手的云霄也挨了姜子牙一鞭。
云霄此时也动了怒,摆下“九曲黄河阵”,连续捉了杨戬、金吒、木吒,以及广成子、惧留孙等十二个玉虚宫二代门人。
姜子牙和燃灯只能请出元始天尊。
云霄这时候还有些幻想,她只是消了十二门人的道行,并没有杀掉他们,希望还有转圜余地。但是,元始天尊根本不想给她们机会,他来这里就是送她们进榜的。
元始曰:“三位设此阵,乃我门下该当如此。只是一件,你师尚不敢妄为,尔等何苦不守清规,逆天行事,自取违教之律。尔等且进阵去,我自进来。”
看看元始说的话,他称三霄为“三位”而不称师侄,让三霄进阵而不提放人,表明他就是杀人来的,根本没打算让此事善了。

是的,时间已到,该收网了。
一个原本打定主意不履红尘,从始至终没打算参与封神之战的女仙,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扯进了杀劫,送了性命。封神榜气运牵扯的威力,可见一斑。
在名字被通天教主写进封神榜的那一刻,她的命运就注定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