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和李存孝谁厉害?古典小说界有这么一句话,叫“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这说明在很多书友眼中,这是两位并驾齐驱的人物,在他们面前,那位被称作“千古无二”的楚霸王都要退避三舍,这是因为《说唐全传》和《残唐五代史演义》堪称古典战争类小说中夸张的天花板。

当然了,不同年代的小说人物放在一起对比怎么看都是“关公战秦琼”,所以我们只能从他们在各自小说中的表现来进行间接对比。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一切都按照两部演义小说内容为依托,与历史无关,因为提起李元霸还要扯历史那纯属就是耍流氓。
人形核弹——李元霸
《说唐》中有很重的神话色彩,我们今天提到的李元霸在书中是金翅大鹏临凡,为大隋朝第一条好汉,而且对后面的十七位有次元上的领先优势,可以说其他十七条好汉就是加上一起也不够他一顿锤打的。

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三次与李元霸交手。第一次一镗打去,被元霸架开,回手一锤便将其打退;第二次李元霸空手夺白刃,将成都生擒后释放;第三次架开镏金镋生擒过马,撕成两片。
天下第三的裴元庆在四明山一连接了李元霸三锤,实在禁不住,回马败走,却因此被李元霸大加称赞,同时创下书中诸将对阵李元霸的最佳战绩。
天下第四到第六位的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将联手用兵器攻向元霸,被一锤打开三人兵器,虎口全部震裂而走。伍天锡在天昌关二次与元霸交锋,直接被撕成两片。

天下第七的罗成在紫金山见李元霸大杀四方,舞动二百四十斤的丈八滚云枪飞马而出,结果被李元霸随手一锤将长枪打成两段,大败而走……
斗将上的碾压还不足以体现李元霸的实力,更吓人的是他在四明山、紫金山两场大战中展现出的逆天神威。四明山面对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的二百三十万联军,李元霸凭借双锤杀得尸横遍野,亏得秦琼仗着对李家有恩往来照应才让众反王未伤根本。但是到了紫金山,反王们就没那么好运了。时任联军元帅的程咬金下令一百八十五万大军一拥而上,结果不消半日就被杀得只剩六十五万,整整一百二十万人马被当做苍蝇一般尽数打死,恐怖如斯。
总而言之,《说唐》中的李元霸已经不局限于“人”这一范畴,相对于大鹏转世,个人觉得更像是大鹏附体,实在太过惊人。

一拳超人——李存孝
《残唐》中同样有不少神话情节,这也算是古典小说中的共性。本名安敬思的李存孝原本以牧羊为生,在李克用箭伤恶虎追赶时,老虎冲进了李存孝的羊群中,惹得其勃然大怒,紧追而至,三拳两脚将其打死,然后随手扔过河去,要知道此时的李存孝只有几岁,这番操作让李克用瞠目结舌,故而收安敬思为义子,就此更名李存孝。
由于《残唐》名义上的作者是罗贯中(个人严重怀疑是冒名),所以很多情节和《三国演义》雷同,比如李存孝百步穿杨与徐晃相似,生擒薛阿檀和安休休又是“温酒斩华雄”的翻版。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们讨论的事武力。这方面李存孝和李元霸一样,在书中地位超然,几乎可以称作“一拳超人”。

朱温原本轻视李存孝,结果被一招擒获,若非李克用及时制止,差点被摔死;黄巢的“头马”孟绝海被朱温称作“英雄无敌”,随黄巢打破大唐二京时斩将三百余,结果面对李存孝被一招生擒,被夹回营后发现连肋骨都断了;同为黄巢大将的耿彪不服顶头上司葛从周对李存孝的高评价,不自量力的出战,尽管他三合就能打得李嗣源吐血,让其有了底气,但是面对李存孝一合就被结果了性命。
此外邓天王、韩忠这些当世猛将皆不是李存孝一合之敌。最悲催的是知名度极高的王彦章,不仅被李存孝秒擒,还惨遭嘲讽称其不配死在自己手里,然后将其释放。王彦章倒是很识时务,发誓只要李存孝不死,自己便不出山。后来我们都知道,王彦章遵守了诺言,而且后期几乎成了天下无敌的boss,最后集合了“五龙二虎”才将其逼死。
不过李存孝在斗将中并没有保持住全部一招致胜。二次对战大有精进、自信与李存孝有一战之力的邓天王,李存孝用了数合“才”取胜。而抱病击败高思继,更是用了足足十余合,当然了状态不佳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李存孝比较接近于“人”的一面。

同样是斗将无敌,那么李存孝在混战中表现如何呢?和李元霸一样,李存孝最出彩的混战同样是两场。第一次是葛从周深知斗将绝无获胜的可能,于是改为斗阵,用四十八将指挥四十八万大军布下首尾相顾的长蛇阵,结果李元霸率领五千人马直冲而入,以一己之力将四十八将尽数斩杀,四十八万人的大阵也被五千人打得溃不成军。
第二个则是非常著名的一十八骑夺长安,火烧永丰仓,单手捉五马,箭射黄巢的朝天冠,收服李罕之、符存审……不过客观说,这一战破阵败敌更为突出,斩将杀兵并非刻画的重点。
通过二人的各自战绩,我们其实能够看出,虽然都夸张的接近神话小说,但李元霸比李存孝还是略微强悍一些的。从李元霸的双锤,李存孝的浑铁槊、毕燕挝都是四百斤一个看,两部书的整体设定大致相当,所以个人觉得非要分个上下,李元霸更胜一筹。
暂无评论内容